聯系我們 |
電話:029-88814020
傳真:029-88447482
手機:18681800730
網址: m.checkmycred.com
地址: 西安市高新區高新四路15號丹楓國際A座505室 |
 |
 |
 |
 |
咨詢A |
咨詢B |
咨詢C |
|
|
|
|
分布式光伏電站陜西收益時效
編輯:泰碩能源 時間:2016/5/5 閱讀:148010次 |
依賴國家和各級政府的補貼、補助政策,西安市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逐漸火熱起來,因為補貼落實后,他們投資光伏發電的收益明顯改善。 一、各級政府的支持文件 1、20年期的0.42元國家度電補貼 國家發改委2013年下發文件《國家發改委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發改價格[2013]1638號。文件對光伏電站和分布式進行了上網電價和全電量補貼標準的確定。根據各地太陽能資源條件不同,將全國分為三類區域,分別確定光伏發電價格。 地面電站三類區電價分別為0.9元/千瓦時、0.95元/千瓦時(榆林、延安)和1元/千瓦時(關中和陜南)。 分布式光伏發電按全電量補貼的政策,電價補貼標準為每千瓦時0.42元(含稅),由電網企業轉付。其中自用有余的電量由電網企業按當地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予以收購。 對于自用電量免收隨電費征收的各類基金和附加,以及系統備用容量費和其他相關并網費用。 光伏發電項目自投入運行起執行標桿上網電價和電價補貼標準,期限原則上為20年。 2、可以選擇“全額上網”的政策文件 國家能源局《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國能新能[2014]406號)》文件,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要求充分利用具備條件的建筑屋頂(含附屬空閑場地)資源,鼓勵屋頂面積大、用電負荷大、電網供電價格高的開發區和大型工商企業率先開展光伏發電應用。 文件中明確,利用建筑屋頂及附屬場地建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項目備案時可選擇“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或“全額上網”中的一種模式!叭~上網”項目的全部發電量由電網企業按照當地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收購。 3、陜西省和西安市補貼政策文件 省政府2014年底下發文件《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示范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實施意見》陜政發〔2014〕37號;財政廳聯合四部門下發的執行文件《省級示范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補助資金管理辦法》陜財辦建[2015]133號。 西安市政府2015年8月11下發文件《西安市關于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實施方案(2015-2017年)》市政辦發[2015]57號。 兩級政府的示范補助都是裝機1瓦1元,屬事后一次性補助,符合條件可以疊加享受。關于補貼的具體內容也是基本一致:在落實好國家現有電價補助政策的基礎上,省級、市級財政資金按照1元/瓦標準,給予一次性事后投資補助。按照示范項目采購的“省內企業生產的光伏組件和逆變器總金額÷全部光伏組件和逆變器總金額×裝機容量×1元”標準進行相應的補貼。從2015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期限3年。 二、西安市企業和個人裝光伏發電效益轉好 4、西安市一般工商業企業4年可收本 一般工商業企業電費按峰、平、谷各時間段來收費的。比如西安市一般工商業用電企業的各段電價是:峰1.2473,平0.8451,谷0.4430.而大工業用電戶的電費較低。 我們給企業客戶算了一筆帳,按屋頂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功率100KW計算,投資量約為80萬元,沖去省和西安市的裝機補貼是20萬元,實際投資為60萬元。本地年發電額約為1瓦1度,發1度電企業的收益是國家度電補貼0.42+白天平均的電費1元,去稅后1度電的收益合計約為1.37元。 這樣一年下來,發電是10萬度,收益總計是13.7萬元,4.4年就收回投資了,光伏電站25年,收益頗豐。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豐收。 為了大力推廣光伏發電,西安市發改委出臺了細則文件,對備案、接入、驗收和補貼的辦理流程不斷簡化、上報資料也在簡化。這樣,給企業和個人投資光伏發電提供了更好的環境和條件。 5、個人屋頂發電已成熱點,需政府引導和鼓勵并做好服務 西安市光伏發電補貼政策出臺后,我們每天接若干個咨詢電話,絕大多數都是農戶或老家在農村的年輕人打來的,面對一個新的可以獲得收益的長壽命產品,大家表示出深厚興趣。持續安裝的幾戶個人光伏發電項目,每個都會激發出周圍農戶和鄰居的裝機愿望。目前已經安裝的農戶,大部分是按“全額上網”形式設計安裝的,按1元1度的電費核算,5年多就可以收回投資了。而由于近期國家電網公司關于補貼差額不墊付的問題,使得大家對全額上網的電費和國家補貼產生了更多的疑慮和擔心,一個是“全額上網”一度一元,一個是“余電上網”一度八角,收益有明顯差距。差額是上面的事,卻讓市場降了溫,讓西安市剛熱起來的分布式光伏發電蒙上一層陰影。如何讓電網企業在國家政策范圍內按正常流程辦事,而不是千呼萬喚才出來,驗收、裝表、送電一個環節的簡單工作,卻讓許多業主跑了若干趟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并網發電。市場期待政府有更多的支持和服務。 |
|
|